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分析健康人群和圆锥角膜患者的巩膜形态差异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271055);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面上项目(2022MSXM051);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2024MSXM016)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扫描并测量健康眼和圆锥角膜眼的巩膜形态,并评估两者之间的差异,以期为巩膜镜的精准验配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3月至2024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OCT检查的63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病,将其分为健康组(42例,80眼)和圆锥角膜组(21例,40眼)。每位受试者都接受眼前节OCT检查,采集角-巩膜地形图,测量并获得角巩膜连接角(CSJA)、巩膜角(SA)、矢高(SH)和巩膜环曲(ST)等角巩膜参数。分别比较不同弦长、不同方位的上述参数之间的差异,同时对两组受试者的这些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健康组上方、颞侧、下方、鼻侧CSJ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圆锥角膜组上方、颞侧、下方、鼻侧CSJ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圆锥角膜组鼻侧CSJA小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10.0 mm弦长处鼻上方SA最大,颞下方最小,12.8 mm、14.0 mm、15.0 mm弦长处SA均是颞侧最大,鼻上方最小。圆锥角膜组10.0 mm弦长处鼻上方SA最大,颞侧最小;12.8 mm弦长处颞侧SA最大,鼻上方最小;14.0 mm和15.0 mm弦长处颞下方SA最大,鼻侧最小。圆锥角膜组12.8 mm弦长处上方、颞侧、鼻下方,14.0 mm弦长处鼻上方、下方、鼻下方,15.0 mm弦长处鼻上方SA均大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0.0、12.8、14.0、15.0 mm弦长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圆锥角膜组10.0、12.8、14.0、15.0 mm弦长处SH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圆锥角膜组10.0、12.8、14.0、15.0 mm弦长处ST均大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膜整体是不规则的,尤其是水平方向极不对称,并且随着弦长增加,这种不规则程度越大。相较于健康眼,圆锥角膜眼呈现出更加不规则的形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万超,刘波,余涛,吴楠,董玉志,杨于力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分析健康人群和圆锥角膜患者的巩膜形态差异[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0):3079-308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10-28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