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指标构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1年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江苏省医学科研立项项目(ZD20210073)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基于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指标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介入术后1年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250例ASO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统计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并分为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指标。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分析ASO介入术后1年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回归模型预测ASO患者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结果随访1年,250例ASO患者介入术成功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52例,占20.80%。再狭窄组52例,非再狭窄组198例。再狭窄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比例及LDL水平高于非再狭窄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比例及下肢动脉流动速度低于非再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LDL水平是ASO患者介入术后1年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OR>1,P<0.05),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高下肢动脉流动速度是介入术后1年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保护因素(OR<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糖尿病、高血压、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LDL、下肢动脉流动速度建立的回归模型[Logit(P)=-3.945+1.206×X合并糖尿病+1.052×X合并高血压-2.023×X使用抗血小板药物+2.796×XLDL-0.883×X下肢动脉流动速度]对ASO患者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920,P<0.05)。结论ASO介入术后1年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可能与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LDL水平、下肢动脉流动速度等因素有关,临床医护工作中应结合上述因素,采用对应护理措施,以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沈沐 ,沈晓飞 ,陈海岚 ,郁嘉娴 .基于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指标构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1年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24):3642-364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12-30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