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A1515010283)
自1961年首次在英国报道以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优先事项之一,其高感染率和致死率给临床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近年来,随着MRSA在医疗机构、社区及牲畜环境中的广泛传播,以及多重耐药率的逐渐上升,亟需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或其他替代性的治疗工具。而对MRSA的流行特征及耐药机制的了解是开发新药和治疗方案的基础。该文首先叙述了MRSA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着重介绍了MRSA的分类及流行克隆。详细探讨了MRSA的耐药机制,其中包括SCCmec元件、vanA操纵子、生物膜及活性外排泵系统。该文总结了治疗MRSA感染的策略,包括抗菌药物疗法、噬菌体疗法及其他创新替代疗法。尽管当前面临多种挑战,但鉴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不断上升,亟需加强对其监测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同时,应持续推动创新药物的研发,识别更多潜在的治疗靶点,以便优化MRSA感染的管理,并制订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
李格格 综述,吴显劲 △ 审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24):3735-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