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H316;ZR2016HM5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4104390451)
据统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是一种以肝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NAFLD发病机制不明确且诊疗方法局限,其缺乏高效、准确的疾病分型以及进展程度判断的方法,发病率近年来仍持续上升,现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该文主要以当下热点标志物为切入点,从不同诊疗思路出发,重点叙述了血清学、微生物学相关标志物以及循环生物标志物与NAFLD发病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总结了不同标志物的诊断原理和预期诊疗实施方法。虽然目前大多数新型标志物在实际应用中多未达到预期,且寻找新的技术突破难度较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蛋白质-转录组学等各种新兴方向会为临床提供巨大帮助。由于现有实验数据的不足,该文所汇总的热点标志物的诊断应用可行性有待进一步实验考证。该文希望通过总结血清学标志物、微生物相关生物标志物以及循环生物标志物,为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丁山 ,王金灿 ,王钰钦 综述,许丽 ,刘义庆 △ 审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见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2):27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