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0A1515110484)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联合心肌3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HF)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451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后1年内是否并发HF将其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比较并发组和未并发组入院后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以及心肌3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T(cTnT)]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并发HF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MI患者并发HF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后,451例AMI患者中有134例并发HF,发生率为29.71%。并发组纳入134例,未并发组纳入317例。并发组PLT、MPV、PDW、CK-MB、Myo、cTnT水平均高于未并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和未并发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症、收缩压、舒张压、尿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血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均高于未并发组,多支病变支数比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未并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水平升高、MPV水平升高、PDW水平升高、CK-MB水平升高、Myo水平升高、cTnT水平升高、BUN水平升高、hs-CRP水平升高、NT-proBNP水平升高、Tei指数升高,LVEF降低均为AMI患者并发HF的危险因素(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LVEF、Tei指数预测AMI患者并发HF的灵敏度分别为84.33%、81.34%、82.09%,特异度分别为74.13%、77.60%、76.03%,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0.792、0.775。血小板参数联合心肌3项预测AMI并发HF的的AUC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Z=6.719、4.212、5.222、4.685、3.997、4.568,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以及心肌3项指标均在AMI并发HF患者中异常高表达,均是AMI患者并发HF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对AMI并发HF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吴宇宜,李瑞生 △,钟节.血小板参数联合心肌3项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3):2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