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孕妇宫颈环扎术后宫颈长度联合血清IL-6、TNF-α、hs-CRP预测自发性早产的价值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四川省德阳市科技计划课题(2022SCZ135)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颈功能不全(CIC)孕妇宫颈环扎术后宫颈长度(CL)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自发性早产(SPB)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行宫颈环扎术后于该院产检的185例CIC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孕妇的基线资料,包括是否支原体阳性、是否细菌阳性等。所有孕妇均于宫颈环扎术后3周内行阴道超声检查,测量CL。检测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随访至妊娠结束,根据是否发生SPB,将孕妇分为SPB组和非SPB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CL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SPB的影响因素。根据孕周临床分期,将SPB组孕周在28~31 +6周孕妇纳入早期SPB,>31 +6~33 +6周孕妇纳入中期SPB,>33 +6~36 +6周纳入晚期SPB,对比不同早产时间孕妇CL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SPB组CL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与早产时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L及血清IL-6、TNF-α、hs-CRP诊断SPB的价值。结果研究期间失访3例,剔除因其他原因导致的早产4例,最终有178例孕妇纳入结果分析,其中40例发生SPB(SPB组),发生率为22.47%(40/178),未发生SPB的138例孕妇作为非SPB组。SPB组支原体阳性占比、细菌阳性占比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高于非SPB组,CL短于非S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原体阳性、细菌阳性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升高均为CIC孕妇行宫颈环扎术后发生SPB的危险因素(P<0.05),CL变长是CIC孕妇行宫颈环扎术后发生SPB的保护因素(P<0.05)。孕周临床分期结果显示,16例为晚期SPB,13例为中期SPB,11例为早期SPB。晚期SPB孕妇CL长于中期SPB和早期SPB孕妇,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中期SPB和早期SPB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SPB孕妇CL长于早期SPB孕妇,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早期SPB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PB组CL与早产时间呈正相关(r=0.662、P<0.001),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与早产时间均呈负相关(r=—0.715、—0.763、—0.751,P均<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CL及血清IL-6、TNF-α、hs-CRP预测CIC孕妇行宫颈环扎术后发生SPB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9、0.784、0.802、0.830,4项联合预测的AUC为0.914,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P<0.05)。结论CIC孕妇行宫颈环扎术后CL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对预测SPB发生风险均有一定价值。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何静媛 ,辛艳芬 ,米辰 . CIC孕妇宫颈环扎术后宫颈长度联合血清IL-6、TNF-α、hs-CRP预测自发性早产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6):790-79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3-28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