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科技计划项目(YKz20180033)
目的探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氧化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围术期各项相关指标、麻醉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免疫功能指标(CD4 +、CD8 +水平及CD4 +/CD8 +比值)、不良反应。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液体入量、输血率、术后首日的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切皮时、剥离骨膜时、手术结束时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剥离骨膜时的MAP、HR高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且手术结束时的MAP、HR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剥离骨膜时、手术结束时的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术后1 d 2组PT、APTT缩短,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术后1 d 2组FIB水平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术后1 d 2组SOD、ROS、MDA水平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术后1 d 2组CD4 +水平、CD4 +/CD8 +比值降低,CD8 +水平升高,观察组CD4 +水平、CD4 +/CD8 +比值高于对照组,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在全身静脉麻醉的基础上,采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术后恢复更快,对机体凝血功能、氧化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魏城,刘荣 △.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氧化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7):95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