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2024MSXM040)
目的对重庆市艾滋病非职业暴露后预防阻断现状和阻断效果进行分析,探讨规范完成28 d服药方案的影响因素,为开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阻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重庆市2023年开展非职业暴露后的资料进行预防阻断现状及阻断效果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规范完成28 d服药方案的影响因素。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797例艾滋病非职业暴露后预防就诊者中男705例(88.46%),女92例(11.54%);就诊年龄以25~35岁性活跃年龄段为主;797例初诊者就诊原因包括413例(51.82%)因异性性行为就诊,232例(29.11%)因同性性行为就诊,4例(0.50%)因注射吸毒就诊,148例(18.57%)因恐惧艾滋病等其他原因就诊。暴露后24 h内就诊者571例(71.64%)。未规范完成和规范完成28 d服药方案患者不同暴露人群分类和服药方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服药方案的情况下,男男性行为暴露人群相对于异性多性伴侣者更有可能完成28 d服药方案(OR=3.216,P=0.035)。对就诊者实施持续追踪管理并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后续跟进与记录结果显示,1个月复诊率为65.12%(519/797),3个月复诊率为31.37%(250/797),均未发现HIV抗体阳性。结论重庆市目前艾滋病非职业暴露后预防者主要以男性为主,暴露途径主要是性行为,就诊随访率较低,但是阻断效果良好,仍需加大健康宣传教育的力度,尤其是对于异性多性伴侣者,应规范提供HIV阻断服务。
龙慧 ,刁军 ,欧阳琳 ,周超 ,蒋和宏 △,黄强 .重庆市艾滋病非职业暴露后预防阻断现状及阻断效果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12):1686-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