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维生素D3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脑肠肽的影响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秦皇岛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项目(202101A097)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D3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D3低剂量组、维生素D3中剂量组、维生素D3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维生素D3低剂量组、维生素D3中剂量组、维生素D3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参考文献构建IBS-D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花生油灌胃,维生素D3低剂量组、维生素D3中剂量组、维生素D3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维生素D3 0.075、0.150、0.300 μg/(kg·d)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13.5 mg/kg灌胃。采用结直肠扩张实验评估各组大鼠的内脏敏感性。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试验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维生素D受体(VDR) mRNA和VDR蛋白水平。采用对应试剂盒检测各组下丘脑和结肠组织5-羟色胺(5-HT)、P物质(SP)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H)的积分吸光度。结果模型组、维生素D3低剂量组、维生素D3中剂量组、维生素D3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0.5、1.0、1.5、2.0 mL球囊容积下的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3中剂量组、维生素D3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0.5、1.0、1.5和2.0 mL球囊容积下的AWR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3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0.5、1.0、1.5和2.0 mL球囊容积下的AW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结肠结构均保持完整,模型组结肠黏膜层和固有层可见血管轻度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维生素D3低剂量组、维生素D3中剂量组、维生素D3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结肠黏膜均未见明显充血、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维生素D3中剂量组、维生素D3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结肠组织VDR mRNA和VDR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3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结肠组织VDR mRNA和VDR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3低剂量组、维生素D3中剂量组、维生素D3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下丘脑组织5-HT、SP、CRH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BDNF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3低剂量组、维生素D3中剂量组、维生素D3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结肠组织5-HT、SP、CRH和BDNF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维生素D3可减轻IBS-D大鼠内脏敏感性,调节脑肠肽和VDR,并且可改善相关临床症状。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刚,马厉英,连颖,田乐,韩俊岭 △.不同剂量维生素D3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脑肠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12):1707-1713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6-27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