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社会发展科技项目(20211800905871);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科研发展基金计划项目(K201912)
目的分析宫腔灌注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反复种植失败拟进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G-CSF组、HCG组和PRP组,各20例。对照组不进行宫腔灌注,其余3组灌注方案分别为G-CSF、HCG和PRP。比较4组胚胎移植后子宫动脉血流[舒张期峰值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血流分型、妊娠结局(早期流产率、胚胎着床率、持续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比较G-CSF组、HCG组和PRP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IL-4、IL-10水平。结果胚胎移植后,G-CSF组、HCG组和PRP组EDV、PSV、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EDV、PSV、RI低于G-CSF组、HC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移植后,G-CSF组、HCG组和PRP组子宫内膜血流分型为Ⅱ型+Ⅲ型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子宫内膜血流分型Ⅱ型+Ⅲ型比例高于G-CSF组、HC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F组、HCG组和PRP组胚胎着床率、持续妊娠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胚胎着床率、持续妊娠率、临床妊娠率高于G-CSF组、HC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CSF组、HCG组和PRP组IL-2、IFN-γ水平低于治疗前,IL-4、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灌注G-CSF、HCG、PRP治疗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均可改善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提高患者胚胎着床率、持续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且宫腔灌注PRP患者的妊娠结局优于G-CSF、HCG灌注的患者。
袁玉清 ,叶旭鑫 ,赖福娣 ,韦桂均 ,张昭 △.宫腔灌注G-CSF、HCG、PRP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及免疫状态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15):2123-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