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稳态失衡与疾病的多重影响:机制与治疗进展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B2024NSCQ-MSX0238);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B2024NSCQ-MSX0066);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400111)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铜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其稳态失衡与贫血、癌症、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当前研究已揭示铜通过调控酶活性、氧化应激及细胞死亡通路影响生理病理过程,但铜代谢的精确调控机制及其与其他元素的交互作用仍存在诸多未知。 该文系统梳理了铜稳态失衡的病理机制及临床特征,重点探讨了铜缺乏性贫血的诊疗进展,发现铜在血红素合成、铁代谢及造血干细胞分化中的关键作用。研究指出,铜缺乏常与锌过量、慢性肾病及肿瘤等疾病伴随,导致传统贫血治疗手段失效。此外,铜凋亡理论的提出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铜代谢异常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动态变化及治疗靶点仍需深入探索。 现有研究不足在于铜与锌、铁等元素的协同/拮抗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铜缺乏性贫血的早期诊断标准及精准干预策略亟待建立;多组学技术在铜稳态调控网络中的应用仍处起步阶段。未来需整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及微生物组学数据,构建铜代谢动态模型,探索铜凋亡通路在难治性肿瘤中的靶向治疗潜力。通过多学科交叉创新,有望突破铜相关疾病的诊疗瓶颈,为个性化营养干预和精准医学提供理论支撑。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彭太芳 综述,李镜 △ 审校.铜稳态失衡与疾病的多重影响:机制与治疗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15):2153-2160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8-14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