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科技项目(202230)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全并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于该院住院的心功能不全患者2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房颤分为房颤组(96例)和非房颤组(158例),所有房颤患者均确诊为房颤且均为持续性房颤。收集所有患者资料,检测所有患者血清sCD14、HDAC3、IL-6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发房颤的影响因素,分析心功能不全并发房颤患者血清sCD14、HDAC3、IL-6水平与心功能分级、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CD14、HDAC3、IL-6单项及3项联合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发房颤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及NT-proBNP、HDAC3、IL-6、sCD1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为Ⅲ级或Ⅳ级及NT-proBNP、sCD14、HDAC3、IL-6水平升高均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P<0.05)。心功能不全并发房颤患者的血清sCD14、HDAC3、IL-6水平与心功能分级、NT-proBN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D14、HDAC3、IL-6诊断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发房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0.855、0.771,3项联合诊断的AUC为0.955,3项联合诊断的AUC高于sCD14(Z=2.952,P=0.011)、HDAC3(Z=3.205,P=0.009)、IL-6(Z=5.129,P<0.001)单项诊断的AUC。结论血清sCD14、HDAC3、IL-6水平升高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且对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3项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郑晓轩,李润琴,李文秀,柴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sCD14、HDAC3、IL-6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16):2236-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