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30030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后外周血M1/M2巨噬细胞比值和凋亡率分别与冠脉微循环功能相关指标、心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1月在该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AMI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及发病时间。检测M1与M2型巨噬细胞比例并计算M1/M2型巨噬细胞比值,检测巨噬细胞凋亡水平并计算凋亡率。检测冠脉内压力(Pd)和传输时间(Tmn)、冠脉血流(CFR)、心肌血流与微循环阻力比值(FFR)和心肌血流与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冠脉微循环障碍(CMD)将其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MI患者PCI后M1/M2型巨噬细胞比值和凋亡率分别与CFR、FFR、IMR、LVEF、LVESD、E/A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1/M2型巨噬细胞比值和凋亡率对AMI患者PCI后发生CMD的预测价值。结果正常组纳入97例,异常组纳入37例。正常组与异常组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发病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CFR、FFR、LVEF、E/A均大于异常组,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M1型巨噬细胞比例、M1/M2型巨噬细胞比值、IMR、LVESD均小于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巨噬细胞凋亡率为[(9.95±2.03)%]小于异常组的[(13.08±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11,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PCI后M1/M2型巨噬细胞比值与CFR、FFR、LVEF、E/A均呈负相关(P<0.05),与IMR、LVESD均呈正相关(P<0.05);AMI患者PCI后巨噬细胞凋亡率与CFR、FFR、LVEF、E/A均呈负相关(P<0.05),与IMR、LVESD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1/M2型巨噬细胞比值和凋亡率预测AMI患者PCI后发生CM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817。结论外周血M1/M2型巨噬细胞比值和凋亡率与心肌梗死后冠脉微循环功能相关指标和心脏功能恢复相关指标水平均相关,且其指标水平可用于临床预测AMI患者PCI后合并CMD发生。
黄宇,张莱,方旭,史培青,陶琴,张郁青.外周血M1/M2巨噬细胞比值及凋亡率与心肌梗死后冠脉微循环功能相关指标和心脏功能指标的相关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17):2346-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