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L患者阴道菌群改变与HR-HPV感染、宫颈癌的关系分析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青年人才科研项目(Pgyyqn2022-05)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检测宫颈鳞状上皮高度病变(HSIL)患者阴道菌群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并分析HSIL患者阴道菌群改变与HR-HPV感染、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232例HSIL患者作为HSIL组,根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级将HSIL组分为CINⅡ级(102例)与CINⅢ级(13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门诊就诊的HPV阴性、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阴性的2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阴道微生态变化情况,比较HSIL组中不同CIN分级患者阴道微生态变化情况。HSIL组均检测HR-HPV感染情况,比较有无HR-HPV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阴道微生态变化情况,分析HSIL患者感染HR-HPV的影响因素。根据随访结果,将发生宫颈癌的患者纳入宫颈癌发生组,未发生宫颈癌的患者纳入宫颈癌未发生组。结果HSIL组和对照组滴虫性阴道炎(TV)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阴道菌群失调、细菌性阴道炎(BV)、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中CIN Ⅱ级患者与CIN Ⅲ级患者阴道菌群失调、BV、VVC、TV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232例患者感染HR-HPV 123例,感染率为53.02%。有无HR-HPV感染患者年龄、CIN分级及VVC、TV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R-HPV感染患者阴道菌群失调、BV检出率均高于无HR-HPV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道菌群失调、有BV均为HSIL患者感染HR-HPV的危险因素(P<0.05)。随访期间有6例发生宫颈癌,纳入宫颈癌发生组,且治疗前均为CIN Ⅲ级,其中3例阴道微生态改变(2例阴道菌群失调和1例BV合并VVC)、4例HR-HPV感染。宫颈癌未发生组纳入226例。宫颈癌发生组与宫颈癌未发生组阴道微生态改变率、HR-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发生组CIN Ⅲ级占比高于宫颈癌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IL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阴道菌群失调、BV均增加HR-HPV感染风险,但HSIL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与宫颈癌发生无明显关系。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久阳 ,朱林凤 △. HSIL患者阴道菌群改变与HR-HPV感染、宫颈癌的关系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17):2384-2389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9-1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