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科技计划项目(2341ZF267)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比值与病毒性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肝炎相关AC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性肝炎相关ACL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RP、D-D、ApoB/ApoA1比值对病毒性肝炎相关ACL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纳入62例(51.67%,62/120),预后良好组纳入58例(48.33%,58/120)。预后不良组血清CRP、D-D水平、ApoB/ApoA1比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式(MELD)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水平升高、D-D水平升高、ApoB/ApoA1比值升高、NLR升高、MELD评分升高均为病毒性肝炎相关ACL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D-D、ApoB/ApoA1比值联合检测预测病毒性肝炎相关ACL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大于血清CRP(0.634)、D-D(0.689)、ApoB/ApoA1比值(0.716)三项单独检测的AUC(Z=2.828、2.613、2.398,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相关ACLF患者血清CRP水平、D-D水平、ApoB/ApoA1比值异常升高与预后不良联系密切,联合检测血清CRP、D-D水平,计算ApoB/ApoA1比值对病毒性肝炎相关ACLF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贾志华,郝迁,孙雅堃,赵一帆.血清C反应蛋白、D-二聚体、ApoB/ApoA1比值与病毒性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关系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17):2409-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