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端医疗设备推广应用项目(2024TGYY19-01-032);重庆市科普研究会项目(2024CQKPC029)
早产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受高龄孕妇的增加、妊娠间隔改变、妊娠并发症增多等因素的影响,早产率呈上升趋势。为降低早产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减少早产相关严重并发症,需充分分析早产的影响因素,开发早产的实验室诊断标志物。这对早产高危孕妇的识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早产的预防和诊疗角度出发,分析了遗传因素、病原微生物感染、母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对早产的影响,总结了早产相关实验室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通过文献复习,笔者认为在早产防治中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早产率并改善母婴健康状况。此外,实验室诊断标志物在早产的早期识别、风险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因此,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分析早产影响因素的具体发生机制及相互作用,并通过人工智能及生物信息学手段,深入挖掘特异的早产生物标志物,提高早产诊断的准确性,从而改善母婴健康状况,以期实现早产的早预防、早诊断和早治疗。
彭洪霞 ,陈森淼 ,盛成林 综述,刘明伟 △ 审校.早产影响因素及实验室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18):2588-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