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优势建设工程项目(YSHL1931-31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微小核糖核酸-499(miR-499)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心房颤动(AF)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2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7 d,根据是否发生AF,将其分为AF组和非AF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NLR及血清miR-499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AF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分析NLR、血清miR-499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AF风险的关联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血清miR-499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AF的预测价值。结果213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发生AF 54例(AF组),未发生AF 159例(非AF组)。2组年龄、有高血压占比、有冠心病占比、左心房内径、使用β受体阻滞剂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组NLR及血清miR-499水平高于非A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后,NLR升高、血清miR-499水平升高仍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血清miR-499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AF呈线性关系(非线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血清miR-499单独预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AF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0、0.782,二者联合预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AF的AUC为0.886,联合预测的AUC明显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P<0.05)。结论NLR、血清miR-499均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AF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AF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术后AF发生风险的新型标志物,并可指导临床防治。
尹微 ,王杰 ,梁义秀 ,许铎 △. NLR、血清miR-499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20):2779-2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