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学(青年创新)科研课题项目(S20393)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VCI)技术检查对胎儿脊髓拴系综合征(TCS)的诊断价值及指导意义,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制订相应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确诊为TCS胎儿的36例孕妇作为TCS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为健康胎儿的1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超声VCI技术检查2组胎儿脊髓圆锥(CM)位置、CM与第一骶椎(S1)距离(CM-S1)、脊髓腰膨大处横径、脊髓腰膨大处前后径。采用危险度分析CM-S1、脊髓腰膨大处横径、脊髓腰膨大处前后径与TCS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M-S1、脊髓腰膨大处横径、前后径对TCS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CM位置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317,P<0.001)。TCS组CM-S1、脊髓腰膨大处前后径小于对照组,脊髓腰膨大处横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M-S1、脊髓腰膨大处横径、脊髓腰膨大处前后径诊断TC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1、0.827、0.75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10 mm、4.94 mm、2.89 mm,灵敏度分别为72.22%、68.89%、86.11%,特异度为69.44%、91.67%、55.56%。危险度分析结果显示,CM-S1低值胎儿的TCS风险是高值胎儿的4.333倍,脊髓腰膨大处横径高值胎儿的TCS风险是低值胎儿的10.000倍,脊髓腰膨大处前后径低值胎儿的TCS风险是高值胎儿的5.865倍。结论TCS胎儿CM位置发生明显变化,临床可通过三维超声VCI技术检查结合胎儿CM位置及相关参数进行早期筛查诊断,以制订相应干预方案。
黄丽 ,漆波 ,文明 .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技术检查对胎儿脊髓拴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指导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20):2819-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