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部主任:王明丰
创刊:2004年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455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167/R
国内邮发代号:78-15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5, 22(13):1729-1735.
摘要:目的通过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糖尿病肾脏病(DKD)血液净化并发腹膜透析(PD)相关腹膜炎(PDAP)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首次行PD的老年DKD患者356例作为建模组,开展前瞻性研究。随访6个月并统计PDAP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PDAP将患者分为PDAP组和非PDAP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应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DKD患者发生PDAP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老年DKD患者发生PDAP的价值。另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首次行PD的老年DKD患者200例开展外部验证。 结果建模组随访期间脱落6例,最终有350例老年DKD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其中81例发生PDAP(PDAP组),269例未发生PDAP(非PDAP组),PDAP发生率为23.14%(81/350)。PDAP组年龄大于非PDAP组,紧急起始PD占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碱性磷酸酶(ALP)、铁蛋白(SF)水平均高于非PDAP组,而淋巴细胞绝对值、清蛋白(ALB)水平低于非PD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AP组和非PDAP组文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紧急起始PD、ALB、PCT、RDW、NLR、ALP、SF均为老年DKD患者发生PDAP的影响因素(P<0.05)。以上8个指标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老年DKD患者发生PDA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95%CI:0.899~0.966),且该模型具有明显的正向净收益,在预测PDAP发生风险方面拥有较好临床效用。外部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老年DKD患者发生PDAP的灵敏度为91.49%,特异度为88.89%,准确度为89.50%。基于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老年DKD患者发生PDAP的风险等级标准:低风险<241分,风险概率<30%;中风险241~273分,风险概率30%~65%;高风险>273分,风险概率>65%。结论年龄、是否紧急起始PD、ALB、PCT、RDW、NLR、ALP、SF均为老年DKD患者发生PDAP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临床预测PDAP发生风险提供可靠临床依据。
2025, 22(13):1736-1741.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C类趋化因子22(CCL22)、白三烯D4(LTD4)、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与变应性鼻炎(AR)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160例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AR,将其分为AR组90例和非AR组70例;采用过敏性鼻炎评分量表(SFAR)评估AR病情,其中0~2分为轻度组,3~4分为中度组,≥5分为重度组。另选取同期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CCL22、LTD4、ICAM-1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R患者血清CCL22、LTD4、ICA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CL22、LTD4、ICAM-1对AR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组和非AR组血清CCL22、LTD4、I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非AR组相比,AR组血清CCL22、LTD4、ICAM-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FAR评分结果显示,轻度组20例,中度组40例,重度组30例。重度组和中度组血清CCL22、LTD4、ICAM-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血清CCL22、LTD4、ICAM-1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R患者血清CCL22、LTD4、ICA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s=0.555、0.539、0.264,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CL22、LTD4、ICAM-1联合诊断AR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血清CCL22、LTD4和ICAM-1水平在AR患者中均升高,且与AR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AR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2025, 22(13):1741-1745.
摘要:目的探讨司美格鲁肽对自然衰老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24只,将其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3月龄,n=8)、老年对照组(20月龄,n=8)和司美格鲁肽老年干预组(20月龄,18~20月龄时给予司美格鲁肽,52 μg/kg皮下注射,1次/周,连续给药8周,n=8)。采用超声系统测量3组大鼠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p16蛋白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评估主动脉组织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水平。结果老年对照组大鼠的颈动脉PWV和腹主动脉PWV显著高于青年对照组大鼠,司美格鲁肽老年干预组大鼠的颈动脉PWV和脉主动脉PWV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对照组大鼠的血管厚度增厚,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司美格鲁肽老年干预组血管内膜厚度较老年对照组略微变窄,血管平滑肌依旧排列紊乱,青年对照组大鼠的血管厚度和血管平滑肌排列正常。老年对照组大鼠主动脉组织中p16蛋白表达水平及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司美格鲁肽老年干预组p16蛋白表达水平及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动脉僵硬度,改善血管功能。
2025, 22(13):1746-1752.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微小RNA-340-5p(miR-340-5p)、线粒体精氨酸-tRNA合成酶(RARS2)基因、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胰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20年7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行根治性R0切除术的195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癌组织miR-340-5p、RARS2 mRNA、HSF1 mRNA表达水平。根据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癌组织miR-340-5p、RARS2 mRNA、HSF1 mRNA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癌组织miR-340-5p、RARS2 mRNA、HSF1 mRNA对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复发组有107例,未复发组有88例。复发组肿瘤最大径、T分期、N分期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miR-340-5p表达水平低于未复发组,RARS2 mRNA和HSF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340-5p表达水平升高是胰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而RARS2 mRNA、HSF1 mRNA表达水平升高均是胰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miR-340-5p、RARS2 mRNA、HSF1 mRNA单独及联合预测胰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AUC分别为0.794、0.790、0.765、0.949,且三者联合预测的AUC明显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癌组织miR-340-5p、RARS2 mRNA、HSF1 mRNA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术后的早期复发有关,均可作为复发的候选标志物,且三者联合应用时能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可为临床个性化、精准化的预防干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025, 22(13):1752-1756.
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血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及其对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20例RVO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随访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行健康体检且眼部及身体均健康的12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VO患者短期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AT3、VEGFA预测RVO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STAT3、VEGF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00%,其中预后良好组50例,预后不良组70例。预后不良组有高血压史占比及血清STAT3、VEGF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病程长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延长及血清STAT3、VEGFA水平升高均是RVO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AT3、VEGFA及二者联合预测RVO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6、0.821、0.918,二者联合预测的AUC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STAT3=2.943,P=0.003;Z二者联合-VEGFA=3.404,P=0.001)。结论RVO患者血清STAT3、VEGFA水平均升高,且二者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二者联合预测RVO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较高,有望成为临床早期预测RVO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
2025, 22(13):1757-1762.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轴水平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发生肾脏受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HSP患儿作为HSP组,根据HSP患儿是否发生肾脏受累将其分为受累组和未受累组。另选取同期于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19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HSP组和对照组血清FGF23、Klotho水平及FGF23/Klotho比值、肾功能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肾脏受累HSP患儿血清FGF23、Klotho水平及FGF23/Klotho比值与肾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P患儿发生肾脏受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GF23、Klotho等指标预测HSP患儿发生肾脏受累的价值。结果HSP组血清FGF23、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水平及FGF23/Klotho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Kloth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196例HSP患儿中,有60例纳入受累组,136例纳入未受累组。受累组血清FGF23、Cys-C、Scr、β2-MG、BUN水平及FGF23/Klotho比值均高于未受累组(P<0.05),而Klotho水平低于未受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肾脏受累HSP患儿血清FGF23水平、FGF23/Klotho比值与Cys-C、Scr、β2-MG、BUN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Klotho水平与Cys-C、Scr、β2-MG、BUN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GF23、β2-MG水平升高是HSP患儿发生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Klotho水平升高是HSP患儿发生肾脏受累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GF23、Klotho、β2-MG单独预测HSP患儿发生肾脏受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5、0.819、0.731,三者联合预测HSP患儿发生肾脏受累的AUC为0.851,明显高于血清FGF23、Klotho、β2-MG单独预测(Z=2.825、2.142、3.213,均P<0.05)。结论HSP患儿血清FGF23水平、血清Klotho水平降低,二者均与患儿肾功能降低及并发肾脏受累密切相关,二者联合β2-MG预测HSP患儿并发肾脏受累具有较高的价值。
2025, 22(13):1763-1768.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结合蛋白(GC) rs2282679T>G基因多态性与体质量指数(BMI)对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维生素D缺乏健康儿童50例作为缺乏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非维生素D缺乏的健康儿童47例作为非缺乏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钙(Ca)、磷(P)、铁(Fe)、血红蛋白(Hb)水平及BMI、骨龄,同时记录研究对象就诊季节。利用多重扩增及高通量测序对GC rs2282679T>G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测序。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基因的群体代表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因素,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维生素D缺乏组的超重肥胖、冬季、骨龄发育提前占比高于非缺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Ca、P、Fe、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维生素D缺乏组GC rs2282679T>G基因型GG频率和等位基因G频率明显高于非缺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7.697,P=0.021;χ 2=5.447,P=0.020)。(3)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显示,rs2282679T>G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符合遗传平衡定律(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冬季、rs2282679T>G基因型GG均是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P<0.05)。(5)rs2282679T>G基因型GG与超重肥胖和冬季对维生素D缺乏均无交互作用(P=0.057、0.153)。结论超重肥胖、冬季及rs2282679T>G基因型GG是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各危险因素间无交互作用,临床应加强冬季维生素D补给量,以及超重肥胖、rs2282679T>G基因型GG儿童的维生素D监测及管理。
2025, 22(13):1768-1774.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和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及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280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体检健康的140例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α1-AT、FABP4、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并比较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α1-AT、FABP4水平。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组入院时血清α1-AT、FABP4水平与血清CRP、IL-6、TNF-α水平及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组均随访12个月,根据短期预后情况分为短期预后不良亚组和短期预后良好亚组,比较2亚组入院时一般资料及血清α1-AT、FABP4、CRP、IL-6、TNF-α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α1-AT、FABP4、CRP、IL-6、TNF-α预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研究组入院时血清α1-AT、FABP4、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入院时病情程度评估结果显示,Ⅰ级86例,Ⅱ级103例,Ⅲ级91例;Ⅲ级患者入院时血清α1-AT、FABP4水平高于Ⅱ级和Ⅰ级患者,且Ⅱ级患者入院时血清α1-AT、FABP4水平高于Ⅰ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入院时血清α1-AT、FABP4水平与血清CRP、IL-6、TNF-α水平和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失访6例,完成随访的274例患者中预后不良亚组71例,预后良好亚组203例。预后不良亚组入院时血清α1-AT、FABP4、CRP、IL-6、TNF-α水平及病情程度、随访期间急性加重次数均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α1-AT、FABP4、CRP、IL-6、TNF-α水平升高及病情程度加重、随访期间急性加重次数增多均为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α1-AT、FABP4、CRP、IL-6、TNF-α单独预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7、0.768、0.756、0.738、0.725,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α1-AT联合FABP4预测短期预后不良的AUC为0.927,显著大于血清α1-AT、FABP4、CRP、IL-6、TNF-α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结论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α1-AT、FABP4水平与CRP、IL-6、TNF-α水平及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且其水平升高是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血清α1-AT、FABP4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短期预后提供可靠临床依据。
2025, 22(13):1775-1780.
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C-反应蛋白(CRP)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并探讨血小板参数与CRP在RA病情活动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治的201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结果,将其分为缓解组、低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和高度活动组。比较不同组别血小板参数及CR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A患者PLT、PCT及CR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水平与DAS28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T、PCT、CRP对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诊断效能。结果201例RA患者中,缓解组52例[DAS28为2.08(1.55,2.32)],低度活动组28例[DAS28为2.82(2.72,2.95)],中度活动组71例[DAS28为4.18(3.55,4.56)],高度活动组50例[DAS28为6.14(5.48,6.92)]。缓解组、低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高度活动组CRP、抗CCP抗体、IgG、C3、C4、RF水平及PLT、PCT、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活动组PLT、PCT高于中度活动组、低度活动组和缓解组,中度活动组PLT、PCT高于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活动组和低度活动组PLT、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活动组和缓解组PLT、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活动组CRP水平高于中度活动组、低度活动组和缓解组,中度活动组CRP水平高于低度活动组和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的PLT、PCT和CRP与DAS28均呈正相关关系(r=0.550、0.552、0.648,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T、PCT、CRP单独诊断RA患者病情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0.748、0.787,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08。结论PLT、PCT和CRP水平与RA患者病情活动度相关,不仅可以作为监测RA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还能有效评估RA患者的病情活动度,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调整提供有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5, 22(13):1781-1786.
摘要:目的探讨益肾通络方调控腺病毒E1B 19kD相互作用蛋白3(BINP3)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对膜性肾病(MN)大鼠Th1/Th2失衡的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N大鼠模型组(MN组)、MN大鼠模型给予益肾通络方干预组(YSTLF组)和MN大鼠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干预组(YSBNPLP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清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Th1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和Th2相关细胞因子IL-6、IL-4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三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采用透射电镜检测肾组织超微结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肾小球中免疫球蛋白G(IgG)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Beclin-1、BNIP3、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N组大鼠24 h UTP、IgG相对沉积荧光强度及血清IL-6、IL-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ALB、IFN-γ、IL-2水平及肾组织中LC3Ⅱ/LC3Ⅰ比值及Beclin-1、BNIP3、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MN组相比,YSTLF组和YSBNPLP组大鼠24 h UTP、IgG相对沉积荧光强度及血清IL-6、IL-4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ALB、IFN-γ、IL-2水平及肾组织中LC3Ⅱ/LC3Ⅰ比值及Beclin-1、BNIP3、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可通过促进BNIP3表达增强线粒体自噬,从而调控MN大鼠Th1/Th2免疫平衡。
2025, 22(13):1787-1792.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录本1(LUADT1)和血管内皮相关lncRNA(lncRNA VEAL2)水平及其视网膜病变(DR)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T2DM合并DR患者18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包括95例非增生期DR患者(非增生期DR组)和87例增生期DR患者(增生期DR组),另选取同期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T2DM患者非合并DR患者96例作为T2DM组,以及同期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体检健康者7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血清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LUADT1和lncRNA VEAL2相对表达水平。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T2DM合并增生期DR患者血清lncRNA LUADT1水平和lncRNA VEAL2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DR患者发生增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LUADT1和lncRNA VEAL2对T2DM合并DR患者发生增生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lncRNA LUADT1和lncRNA VEA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T2DM组,且T2DM组血清lncRNA LUADT1和lncRNA VEA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DR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非增生期DR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增生期DR组,而lncRNA LUADT1和 lncRNA VEAL2水平明显低于非增生期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2DM合并增生期DR患者血清lncRNA LUADT1水平和lncRNA VEAL2水平呈正相关(r=0.43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LUADT1和lncRNA VEAL2水平升高是T2DM合并DR患者发生增生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LUADT1、lncRNA VEAL2单独诊断T2DM合并DR患者发生增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81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63和0.67。血清lncRNA LUADT1、lncRNA VEAL2联合诊断T2DM合并DR患者发生增生的AUC为0.896,明显高于二者单独诊断的AUC(Z二者联合-lncRNA LUADT1=2.250,P=0.024;Z二者联合-lncRNAlncRNA VEAL2=2.092,P=0.036)。结论T2DM合并DR患者血清lncRNA LUADT1和lncRNA VEAL2水平明显降低,且二者在增生期DR组水平更低。血清lncRNA LUADT1和lncRNA VEAL2联合检测T2DM合并DR患者发生增生的诊断效能较高。
2025, 22(13):1793-1797.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EDK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T2DM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85例)和EDKD组(55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Betatrophin、CTRP6水平并进行比较。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和相关生化指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并发EDKD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etatrophin、CTRP6对T2DM并发EDKD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纯DM组和EDKD组血清Scr、LDL-C、ALT、AST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以及UAER、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DKD组血清Scr、LDL-C、ALT、AST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及UAER均高于单纯DM组,病程长于单纯DM组,而HDL-C水平低于单纯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DM组、EDKD组血清Betatrophin、CTRP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EDKD组血清Betatrophin、CTRP6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etatrophin、CTRP6水平升高及UAER升高均是T2DM患者并发EDKD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Betatrophin、CTRP6单独诊断T2DM并发EDK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6、0.824,二者联合诊断T2DM并发EDKD的AUC为0.940(95%CI:0.887~0.973),灵敏度为96.36%,特异度为77.65%。二者联合诊断的AUC明显大于血清Betatrophin、CTRP6单独诊断的AUC(Z二者联合-Betatrophin=2.748,P<0.05;Z二者联合-CTRP6=3.963,P<0.05)。结论血清Betatrophin、CTRP6在T2DM患者中均升高,且T2DM并发EDKD患者血清Betatrophin、CTRP6水平更高,二者均是T2DM患者并发EDKD的影响因素,且二者联合检测对T2DM并发EDK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25, 22(13):1798-1803.
摘要:目的探讨癌组织活化转录因子6(ATF6)、微小核糖核酸-375(miR-375)、微小核糖核酸-148a(miR-148a)在结直肠癌(CRC)根治术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进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CRC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异时性肝转移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癌组织ATF6、miR-375、miR-148a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C腹腔镜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癌组织ATF6、miR-375、miR-148a对CRC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发生异时性肝转移30例(发生组),未发生异时性肝转移98例(未发生组)。发生组癌组织ATF6、miR-375、miR-148a表达水平均低于未发生组(P<0.05);肿瘤最大径≥5 cm、临床分期Ⅱa期、低分化、浸润深度T3~T4、有淋巴结转移CRC患者癌组织ATF6、miR-375、miR-148a表达水平分别低于肿瘤最大径<5 cm、临床分期Ⅰ期、中高分化、浸润深度T1~T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ATF6、miR-375、miR-148a水平升高是CRC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ATF6、miR-375、miR-148a单独预测CR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0.773、0.751,灵敏度分别为80.00%、80.00%、76.67%,特异度分别为77.55%、74.49%、77.55%;癌组织ATF6、miR-375、miR-148a联合预测CRC患者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AUC为0.929,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4.90%,三者联合预测的AUC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ATF6、miR-375、miR-148a在CRC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可有效预测CRC根治术后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风险,且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2025, 22(13):1804-1808.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SP)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1(ANXA1)、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NP1-3)、刺鼠相关神经肽(Ag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118例SP患者作为SP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85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普通肺炎组。根据SP患者28 d随访结果,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NXA1、HNP1-3、AgR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P患者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ANXA1、HNP1-3、AgRP对S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SP组血清ANXA1、HNP1-3水平显著高于普通肺炎组,血清AgRP水平显著低于普通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8 d,71例SP患者纳入生存组,47例SP患者纳入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血清ANXA1、HNP1-3水平显著升高,血清Ag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XA1、HNP1-3水平升高是S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AgRP水平升高是SP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NXA1、HNP1-3、AgRP单独预测SP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2、0.794、0.846,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14,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ZANXA1-三者联合=2.734、ZHNP1-3-三者联合=3.067、ZAgRP-三者联合=2.430,均P<0.05)。结论血清ANXA1、HNP1-3水平在SP患者中升高,血清AgRP水平下降,三者均是影响SP患者预后的因素,且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S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5, 22(13):1809-181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AB)患儿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白细胞介素-18(IL-18)、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AB患儿129例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组62例、中度组48例和重度组19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做儿保的5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FGF2、IL-18和NOX4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B患儿血清FGF2水平与血清IL-18、NOX4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GF2、IL-18和NOX4对AB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AB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FGF2、IL-18和NOX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血清FGF2、IL-18和NOX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血清FGF2、IL-18和NOX4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B患儿血清FGF2水平与血清IL-18、NOX4水平均呈正相关(r=0.522,P<0.05;r=0.48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GF2、IL-18和NOX4单独诊断中、重度AB患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0.767、0.771,三者联合诊断中、重度AB患儿的AUC为0.875,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Z三者联合-FGF2=3.484、Z三者联合-IL-18=3.040、Z三者联合-NOX4=3.08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GF2、IL-18、NOX4水平升高均是发生AB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FGF2、IL-18和NOX4在AB患儿血清中均呈高表达,三者对诊断AB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三者联合诊断AB的效能更高。
盛秀红 , 陈阿红 , 周小安 , 李慧 , 钱瑾 , 彭志芳 △
2025, 22(13):1814-1818.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6(sCXCL16)、α-1抗胰蛋白酶(AAT)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并发肾损伤(KI)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9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KI将其分为KI组(33例)和非KI组(96例)。检测患者的血清sCXCL16、AAT水平,并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并发K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CXCL16、AAT诊断RA患者并发KI的价值。结果KI组年龄大于非KI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和血清sCXCL16水平高于非KI组,而血清AAT水平低于非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AS28增大和血清sCXCL16水平升高是RA患者并发KI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AAT水平升高是RA患者并发KI的保护因素(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XCL16、AAT单独诊断RA患者并发K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7、0.729,二者联合(并联)诊断的AUC为0.840,明显高于血清sCXCL16、AAT单独诊断的AUC(Z=2.211、2.025,均P<0.05)。结论RA患者血清sCXCL16水平升高,AAT水平降低,且均与KI发生有关,血清sCXCL16、AAT联合诊断RA患者并发KI的价值较高。
2025, 22(13):1819-1824.
摘要:目的探讨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二者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并根据肺栓塞危险分层将其分为低/中低危组(52例)与高/中高危组(38例)。另选取该院收治的胸痛非急性肺栓塞患者90例作为胸痛组。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25(OH)D、IM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肺栓塞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IMA对急性肺栓塞及高/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IM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胸痛组相比,研究组血清25(OH)D水平降低,血清IMA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有高血压占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清IMA水平升高为急性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25(OH)D水平降低为急性肺栓塞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IMA联合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25(OH)D(Z=2.022,P=0.043)、IMA(Z=2.150,P=0.032)单独诊断的AUC。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IMA水平呈负相关(r=-0.460,P<0.05)。高/中高危组的25(OH)D水平低于低/中低危组、IMA水平高于低/中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IMA联合诊断高/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AUC高于25(OH)D(Z=3.089,P=0.020)、IMA(Z=2.832,P=0.005)单独诊断的AUC。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降低,IMA水平升高,二者联合对急性肺栓塞具有较高辅助诊断价值,可能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
2025, 22(13):1824-1829.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嘌呤受体P2X配体门控离子通道7(P2X7R)和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结果,将其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同时进一步将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分为轻度损害组、中度损害组和重度损害组;另选取同期在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体检的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NCAM、P2X7R、TWEAK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NCAM、P2X7R、TWEAK对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试验组血清NCAM水平低于对照组,而P2X7R、TWEAK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估结果发现,有64例抑郁症患者纳入认知功能正常组,38例纳入认知功能损害组,包括轻度损害组14例,中度损害组17组,重度损害组7例。认知功能损害组NCAM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而P2X7R、TWEAK水平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损害组比较,中度损害组和重度损害组血清NCAM水平降低,而血清P2X7R、TWEAK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损害组比较,重度损害组血清NCAM水平降低,而血清P2X7R、TWEAK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2X7R、TWEAK水平升高为抑郁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NCAM水平升高为抑郁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CAM、P2X7R、TWEAK单独诊断抑郁症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0.853、0.790,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6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11%、90.62%。三者联合诊断的AUC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的AUC(Z三者联合-NCAM=2.169,P=0.030;Z三者联合-P2X7R=2.583,P=0.010;Z三者联合-TWEAK=3.083,P=0.002)。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NCAM水平降低,血清P2X7R、TWEAK水平升高,血清NCAM、P2X7R、TWEAK可作为诊断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指标,且三者联合诊断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效能更高。
2025, 22(13):1830-1835.
摘要:目的探讨达格列净经AMP依赖蛋白激酶(AMPK)/NAD依赖性脱乙酰酶(SIRT3)通路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T2DM合并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和CHF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达格列净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组血清AMPK mRNA、SIRT3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统计随访1年期间2组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FB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DD、IVST均低于治疗前,CO、LVEF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LVEDD、IVST低于对照组,CO、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SIRT3 mRNA、AMPK mRN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IRT3 mRNA 、AMPK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MACE总发生率比较(4.44% vs. 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2DM合并CHF患者治疗中应用达格列净联合常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提升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MACE发生风险,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SIRT3通路有关。
2025, 22(13):1836-184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人β-防御素-2(hBD-2)、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儿科就诊的73例重症肺炎患儿(重症肺炎组)和65例普通肺炎患儿(普通肺炎组)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后,采用填写自制调查问卷及专业医师评估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危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患儿血清hBD-2、CysLTs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重症肺炎患儿血清hBD-2、CysLTs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发生重症肺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hBD-2、CysLTs诊断患儿发生重症肺炎的价值。结果重症肺炎组发病至入院时间长于普通肺炎组,免疫功能低下及营养不良占比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血清hBD-2、CysLTs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低危组纳入24例,中危组纳入31例,高危组纳入18例。高危组和中危组血清hBD-2、CysLTs水平高于低危组,且高危组血清hBD-2、CysLTs水平高于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肺炎患儿血清hBD-2、CysLTs水平均与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rs=0.515、0.66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及血清hBD-2、CysLTs水平升高均是发生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BD-2、CysLTs诊断重症肺炎患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852,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43,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Z二者联合-hBD-2=2.332,P=0.020;Z二者联合-CysLTs=2.641,P=0.008)。结论重症肺炎患儿血清hBD-2、CysLTs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对患儿发生重症肺炎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2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高。
2025, 22(13):1841-1846.
摘要:目的探讨恩格列净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49)。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格列净进行治疗。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量表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健康状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血糖波动幅度、餐后2 h血糖水平及血糖达标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应激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记录并比较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糖波动幅度、LVEDD、LVEF及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NT-proBNP、CK-MB、CK、cTn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糖波动幅度、LVEDD及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NT-proBNP、CK-MB、CK、cTn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F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格列净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其血清NT-proBNP、cTnT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娄霞 ,高志琪 ,梁玉芳 ,张金杰 ,王清涛 ,孙金燕 ,周睿 , Δ
2025, 22(13):1846-1851.
摘要:目的旨在建立并验证基于数字图像识别原理尿液分析仪的智能审核规则。方法收集该院2023年3-5月新鲜尿液标本4 747份作为自动审核规则建立集,随后收集该院2023年9-10月新鲜尿液标本1 952份作为独立验证集。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综合检测信息及患者信息,对标本进行人工审核。基于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的人工审核结果,评估建立集和验证集真阳性(有效拦截)率、真阴性(有效审核)率、假阳性(无效拦截)率、假阴性(无效审核)率、准确率等性能指标。结果建立了自动审核规则19条。建立集假阴性率为2.32%,自动审核通过率为54.98%,准确率为86.58%。验证集假阴性率为1.13%,自动审核通过率为76.28%,准确率为91.4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数字图像识别原理尿液分析仪的自动审核规则有望进一步规范报告审核环节,提高实验室的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
2025, 22(13):1852-1857.
摘要:目的通过将载脂蛋白B(ApoB)转换为等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即ApoB LDL-CEq,使用LDL-C做出基于ApoB的治疗决策,并评价该方法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8~11月在该院进行血脂检测的甘油三酯(TG)≤1 000 ng/dL的15 7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载脂蛋白A(ApoA)、ApoB和脂蛋白a(LPa)水平。使用线性回归得到ApoB转换为ApoB LDL-CEq或等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即ApoB non-HDL-CEq的回归方程,通过直方图比较不同水平LDL-C或non-HDL-C亚组中LDL-C水平或non-HDL-C水平与ApoB之间的不一致程度。结果本研究LDL-C与ApoB的线性回归产生了一个将ApoB转换为ApoB LDL-CEq的方程:ApoB LDL-CEq= 1.394×ApoB-26.911(R 2=0.772)。在LDL-C低水平(50~70 mg/dL)亚组中,65.4%的患者ApoB水平转换为ApoB LDL-CEq水平较实际LDL-C水平更高,有6.4%的患者ApoB水平转换为ApoB LDL-CEq水平较实际LDL-C水平低;在LDL-C高水平(>210~230 mg/dL)亚组中,80.0%的患者ApoB水平转换为ApoB LDL-CEq水平较实际LDL-C水平低,而7.1%患者ApoB水平转换为ApoB LDL-CEq水平较实际LDL-C水平高;少数患者(12.9%~51.7%)ApoB LDL-CEq水平与LDL-C水平一致;ApoB LDL-CEq水平从高于LDL-C水平转变为低于LDL-C水平的过程中,患者TC、TG、HDL-C、LDL-C和ApoA水平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LDL-C颗粒也在逐渐变大。ApoB水平转化为ApoB non-HDL-CEq水平与non-HDL-C水平之间也存在类似不一致性。结论ApoB和LDL-C、non-HDL-C之间的转换方法有助于促进快速、广泛地采用ApoB来管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5, 22(13):1858-1862.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亲环素A(CyPA)、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4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112例AMI患者作为AMI组,根据AMI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23)、中度组(n=51)和重度组(n=38);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CyPA、GRP78、HSP70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MI患者血清CyPA、GRP78、HSP70水平与肌钙蛋白(cTnI)、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yPA、GRP78、HSP70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CyPA、GRP78、HSP70、cTnI、BNP水平升高,LVEF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血清CyPA、GRP78、HSP70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血清CyPA、GRP78、HSP70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PA、GRP78、HSP70水平与cTnI、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PA、GRP78、HSP70、cTnI、BNP水平升高是AM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LVEF升高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PA、GRP78、HSP70单独及联合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5、0.789、0.840及0.899,三者联合诊断AMI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Z三者联合-CyPA=5.330、Z三者联合-GRP78=4.209、Z三者联合-HSP70=2.130,均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CyPA、GRP78、HSP70水平均升高,血清CyPA、GRP78、HSP70水平升高是AMI发生的危险因素,且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佳。
2025, 22(13):1862-1867.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微小RNA-30b(miR-30b)、苄氯素-1(Beclin-1)水平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该院进行MH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45例作为MHD组,并根据是否发生血管钙化分为血管钙化组和非血管钙化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miR-30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Beclin-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HD患者血清miR-30b水平与Beclin-1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0b、Beclin-1对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HD组血清miR-30b、Beclin-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血清miR-30b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正相关(r=0.796,P<0.001)。145例MHD患者中,有52例发生血管钙化(血管钙化组),血管钙化率为35.86%(52/145),剩余93例纳入非血管钙化组。血管钙化组透析龄长于非血管钙化组,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磷水平高于非血管钙化组,而血清miR-30b、Beclin-1水平低于非血管钙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长、iPTH水平升高为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30b、Beclin-1水平升高为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0b、Beclin-1联合预测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847,明显大于血清miR-30b、Beclin-1单独预测的0.784、0.781(Z=2.063、2.299,P=0.039、0.022)。结论MHD患者血清miR-30b、Beclin-1水平明显降低,且与血管钙化密切相关,血清miR-30b、Beclin-1水平联合预测MHD患者血管钙化的效能较高。
2025, 22(13):1868-1872.
摘要:创面愈合的再上皮化过程对于组织修复至关重要,其驱动力源于表皮细胞分化的领头细胞。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外界微环境对细胞迁移的调控作用,然而临床实践表明,单纯依赖微环境调控可能无法完全解决慢性创面愈合问题。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领头细胞的形成与功能由其内在的代谢-表观遗传-力学程序自主驱动,这一发现突破了传统的“环境决定论”框架。该文系统阐述了创面愈合中领头细胞生成的代谢重塑、表观遗传调控及力学信号内化等内在调控网络,解析了跨尺度机制间的协同逻辑及其在病理条件下的动态失衡规律。通过整合单细胞组学、空间代谢成像及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成果,揭示了细胞自主性调控网络的时空编码规律,为靶向代谢-表观遗传-力学枢纽的创新疗法提供理论依据。尽管取得了上述进展,但目前对细胞自主性调控网络的动态调控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入解析代谢-表观遗传-力学信号的协同调控机制,探索其在不同病理条件下的特异性;二是开发精准的细胞功能编程技术,实现对慢性创面愈合过程的主动调控;三是推动再生医学从“被动干预微环境”向“主动编程细胞功能”的范式转变,为慢性创面治疗开辟精准调控的新路径。
编辑部主任:王明丰
创刊:2004年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455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167/R
国内邮发代号:78-157